#天下專欄 #品牌真正的價值不是毛利率
前陣子,我與 60 位電商創業者與服飾品牌主組了一個學習團,前往網路原生服飾品牌 Lativ 位於桃園八德的總部參訪,向創辦人張偉強學習。
Lativ 可以說是台灣電商的奇蹟,他們從創業第二年開始年年獲利,10 年來沒拿過一毛創投資金,光靠每年利潤的再投資與銀行融通就能快速成長,前幾年突破 50 億年營業額大關後,這幾年持續朝 100 億邁進,不僅在台灣穩居網路服飾龍頭,這兩年還在嚴重排外的中國電商市場開出紅盤。只可惜 Lativ 從沒拿過創投資金、也沒有掛牌上市,因此沒有外顯的市值,否則肯定是台灣少有的 10 億美金價值獨角獸。
有趣的是,在回程車上,另一位服飾品牌主跟我說,Lativ 的確很厲害,但它不能稱為一個品牌,因為相較於一般平價服飾商,它並沒有更高的毛利率,因此沒有創造出真正的品牌價值。
其實從他這樣的論點,就可以知道台灣業界對於品牌的理解有多麼薄弱。超額毛利的確是品牌價值的一種衡量,但品牌價值絕對不只是超額毛利而已。
品牌真正的價值在於感情,也就是潛在客人的喜愛、偏好,而這個價值的彰顯,在於「讓客人非理性選擇」的能力,換言之,由於客人對某品牌的偏好,促使她選擇購買了某個商品,那麼該品牌本身就影響了購買決策,因此產生了價值。
基於品牌偏好的購買,對價格比較不敏感,因此,理論上擁有強品牌的企業可以調高定價,進而創造較高毛利率。但這只是強品牌的一種運用,基於競爭策略,強品牌主也可以選擇接近、甚至是低於市場的定價,以換取規模或是市佔。在這樣的策略之下,該企業不會有超額毛利率,但不代表其品牌就沒有價值。
事實上,把入手門檻降低,讓更多人有機會體會到商品的品質,久而久之,對品牌有好感的客人數與客人的偏好度都會增加,反而能提升品牌的價值。
這就是 Lativ 的厲害之處,超過 90% 的訂單來自自然回流的顧客,才是 Lativ 品牌價值的真正彰顯。
真心期待,下一個 10 年 Lativ 能持續發光發熱,成為台灣創業者的典範,也希望台灣業界對品牌的體會也能持續進步,才能有更多 Lativ 在這塊土地誕生。
lativ